《‘红领巾’真好》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红领巾’真好》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环保”专题中的一课。本课是一首清新优美的儿童诗,全诗分三节,每节结构基本相同,都是采用拟人的手法,以问答的形式,层层推进,向小读者展示了一幅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本课教学特点有二:一是以二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识字能力为出发点,强调运用汉字特点科学识字,旨在激发学生乐于探究汉字密码的兴趣,提高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二是根据儿童诗的教学特点,本课在充分挖掘学生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整体感知,在情境中理解、积累新词;采用多形式、有情趣、有画面地读文。通过诵读,感受儿童诗的情趣和韵味,体会小鸟的活泼可爱,感受“红领巾”的快乐自豪。全课教学意图在美文美景的熏陶下,激起孩子们爱鸟护鸟的情感,突出了“保护自然,爱护鸟类”的单元主题。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运用汉字学原理科学认识“叽、喳、蓬”等8个生字、拓展认识“喵、咯、呱”等字、联系生活实际正确理解“蓬松”“梳理”等新词;会正确、工整地书写“领、捉、跃、蹦”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情趣地朗诵课文,体会小鸟的活泼可爱,感受“红领巾”爱鸟护鸟的快乐与自豪。 教学准备 1.学生按原先常规要求、习惯预习课文。 2.教师准备词语卡片、图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开门见山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复习“领”字,重温形声字构字规律,并指导书写。 3.引导审题:课题中的红领巾加了双引号,指谁呢?是谁夸“红领巾”呢? 【设计意图:在本课要会认的、会正确书写的字中,形声字占绝大部。以熟字“领”为例,重温形声字构字规律,复习形声字的学习方法,为本课科学识字、正确书写夯实了基础。】 二、字文结合,随文识字 ㈠初读课文,相机正音。 1.生自由练读课文。 2.男女生合作分节读文。 3.正音、指导正确朗读句子。 ㈡归纳规律,识字拓展 1.指导读好AABB式词语:“叽叽喳喳”“蹦蹦跳跳”,感受叠音词的读音特点。 2.词语带入第一节再次练读。 【设计意图:受方言音影响,南方学生普遍读不好AABB式词语,且此二词能很好地体现小鸟的快乐、可爱,因此指导学生感受叠音词的读音特点,为把诗歌读得活泼、有情趣做准备】 3.引导根据形声字特点识记生字 “叽、喳”。 4.师小结。 5.类比拓展,认识带有“口”字旁的字。 【设计意图:类比拓展,“学一个带一串”,不仅增加了识字量,还迁移了形声字的学 习方法,自主科学识字 】 ㈢字文结合,相辅相成。 1.学习 “蓬”字和第一节。 ⑴引导学生根据“艹”理解“蓬”字本义及“蓬松”一词。 ⑵联系生活事物直观感知“蓬松”,理解、运用“蓬松”一词。 ⑶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梳理”一词。 ⑷图片展示,感受小鸟梳理过羽毛的变化。 ⑸抓住韵脚指导朗读。 【设计意图:鉴于学生生活经验的不足, “蓬松”的词义较难准确把握,由 “蓬”字的形旁而事物;又由“蓬松”联系“梳理”,由“梳理”感悟小鸟的可爱、美丽与快乐。把字理、字义、事物及诗意有机融合。抓住韵脚指导朗读,体会诗歌区别于其他文体的朗读特点】 2.学习“棱”字和第二节。 ⑴借用音效,形象感知“扑棱棱”,读出拟声词的音律特点。 ⑵学习“棱”字。 ⑶改编第二节,感知小鸟的活跃、忙碌。 ⑷朗读第二节。 3.学习“崭、牌、巢”和第三节。 ⑴自读第三节,知道“红领巾”为小鸟做了什么。 ⑵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崭新的木牌”“鸟巢”,正音。 ⑶音、形、义结合认识“崭”字及理解、运用新词“崭新”。 ⑷同法认识“牌”字及“片”字旁。 ⑸图、字结合,指导抓住象形字的特点形象生动地认识“巢”字。 ⑹创设情境,朗读第三节、特别是朗读好小鸟的“唱”。 【设计意图:本节诗歌共出现“崭、牌、巢”三个要求会认的字,其中“崭、牌”为形声字,在教学中通过实例继续有意识地给学生讲清各常见偏旁(即形声字的形旁)的来源、类属意义,进一步渗透形旁在形声字表意上的主体作用的常识。“巢”字是象形字,教学中图字结合,凸显了象形字从图形到文字的有趣演变过程。结合 “巢”字形象地将雏鸟在巢中盼母归的画面展示在学生面前,引发学生对幼鸟的怜爱之情、争做“爱鸟护鸟小卫士”的豪情,帮助理解课文。】 ㈣朗读全文,小结。 三、发现规律,正确书写 1.出示 “捉、蹦、跃”,生读。 2.引导发现这三个字的相同的偏旁“足”,复习“足”当左偏旁的变化。 3.根据会意字的特点正确识记“捉”字,并指导书写。 4.指导识记、书写“跃”。 ⑴给“跃”字组词,理解为什么是“足”字旁。 ⑵结合“夭”字的演变正确、形象地识记“跃”。 ⑶指导写“跃”字。 5.指导写好笔画多的字“蹦”。 6.学生练写“领、捉、跃、蹦”。 7.展示,评议。 【设计意图:根据以往教学经历,许多学生被 “” “足”互相副迁移影响,“”写成“足”,“足”写成“”。尤其是学了“”,“捉”错写成“扌”,因此选择这三字一同教写,在直观对比中降低错误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习本课生字、新词;能工整、正确地书写“羽、理、灵、晨”。 2.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习词语搭配,完成课后“我会填”。 4.一步增强爱鸟护鸟及爱护其他小动物的意识,感受到做“爱鸟护鸟小卫士”的责任与自豪。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式复习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 3.背诵课文。 二、拓展升华 1.中想象清晨林中小鸟在做什么? 2.搭配联系,完成课后“我会填”。 3.创编诗歌。 4.播放小鸟等动物受伤害的资料。 5.引导交流:你想说什么?我们还可以怎样爱护小鸟?除了爱护小鸟,我们还应该爱护哪些小动物呢? 6.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三、写字指导 1.指导写好左右结构的“羽、理”和上下结构的“灵、晨”。 2.评议,再有针对地进一步指导。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会8个生字,认读6个生字,认识新偏旁“页字旁”。 2.抄写指定的词语。能用“保护”写一句话。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能力目标: 1.更多地认识和了解鸟的种类及它们的生活习性。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自学能力 情感态度: 知道鸟类是我们的朋友,我们要保护它们。 教学重点: 1.学会8个生字,认读6个生字,认识新偏旁“页字旁”。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正确、美观地写好生字。 3.了解“红领巾”指的是谁?为什么说“红领巾”真好?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8个生字,认读6个字。认识新偏旁“页字旁”。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完成练习 教学重、难点: 生字的认读和书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每位同学都佩戴着鲜艳的红领巾,今天我们要讲一个关于“红领巾”的故事,下面请同学们自己大声地朗读课文,看看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三、出示生字卡片 1.读准生字 2.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1)读课后生字,说说自己能记住哪些字?用什么方法记的? (2)重点指导: 领:左边是“令”,不是“今”,右边是“页”。 保:左边是“单人旁”,右边是个“呆”字,不是“果” 苗:上边是“草字头”,下面是个“田”。 间:里面是个“日”不是“目” (3)用所学的生字组成词语 (4)指导书写。 先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然后描红,临摹。 四、做找朋友的游戏。 五、布置作业 看拼音写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地内容 能力目标: 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 爱护小鸟,保护小鸟。 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的内容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 教学过程: 一、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二、学习课文。 1.学习第一小节。 (1)自由读,说说这小节告诉了我们什么?(林中的小鸟最快乐。) (2)议答:从哪里可以看出小鸟最快乐? (结合图画,从“叽叽喳喳、蹦蹦跳跳”、“一边……一边”想象小鸟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生活的情景。)用“可爱”说一句话。 (3)指导朗读。 要用轻松愉快的语气来读,体现出小鸟们自由自在的生活。 2.学习第二小节。 (1)自由读,说说通过读知道了什么?(林中小鸟最活跃。) (2)质疑解疑。 ①什么是活跃?(启发学生从“扑棱棱、飞来飞去”体会小鸟非常活跃,还可结合小朋友生活实际理解。) ②它们在忙些什么?(捕捉害虫、保护翠绿的树苗。) (3)指导朗读,要读得快些,体现出小鸟在忙碌地捉害虫。 3.学习第三小节。 (1)小声读,想想自己读懂了什么?把不明白的地方画下来。 (2)师生共同讨论交流。 重点理解: ①“红领巾”指谁?(看图理解,指少先队员。) ②为什么说“红领巾”真好? (少先队员一大早就到树林中,安放鸟巢,让小鸟有一个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并且广泛宣传“不许打鸟”,让小鸟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地生活。) ③练习朗读。读出赞扬的语气。 三、总结。 学了这篇课文以后,你有什么感受?我们应该怎样保护鸟类?说说生活中你是怎样保护小鸟的? 四、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按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l)清晨,林中谁最快乐? (2)清晨,林中谁最活跃? (3)清晨,林中谁来得最早?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中的一首小诗,课文有三个小节,第一节写小鸟的活泼可爱,第二节通过小鸟吃害虫的行为告诉孩子们,小鸟能保护树木,是人类的朋友,最后一节用“红领巾”的爱鸟行动点明了“保护自然,保护鸟类”的主题。课文识字量不大,共有8个要认识的生字,有8个要写的生字,插图形象传神,课后习题体现了语言的积累。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指导书写“蹦、晨”两个字。 2、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词语“蓬松、活跃、崭新”的意思。积累词语。 4、在读课文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爱鸟护鸟的意识,体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教学方法】 联系上下文识字、生活识字、字理识字。合作交流。 【教学重点】 认识8个生字,了解新词的意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活跃”这个词。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直接导入,板书课题。“红领巾”真好。教师强调容易读错的字“领”是后鼻音。 学生质疑(预设:红领巾为什么好?红领巾指的是谁呀?) 【设计意图】 在看课题质疑的过程中,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培养学生读书要有疑,边读边思考的阅读习惯。引导学生们在“读课文,学生字”的过程中去到课文里去寻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武汉中际癫痫病医院治疗癫痫病怎么样p> 1、教师范读课文。(师:)2、出示读书认字步骤:① 自由读课文,圈出生字,读准字音。标出小节。 ② 同桌读课文,互相纠正字音。 学生按要求学习。 3、教师出示句子和课文,检查字音、指导长句、问句的读法。(指名读) A、清晨,林中谁最活跃? 清晨,林中谁最快乐? 清晨,林中谁来得最早? B、分小节出示课文,读中指导读准生字和长句子。 【设计意图】 这个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们能够读准生字的字音,读通顺课文中的句子。首先让学生们端起书,竖起小耳朵听老师读课文,要求学生们听清字音。然后出示学习的要求,让同学们按照要求去自己主动地学习,给学生们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去交流、合作学习。 三、再读课文,认识生字词。 1、指名学生自由读文。做到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设计意图】 在这个环节中,不但要求学生们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初步地读出一点感情来,在读的过程中进一步地去思考课的开始时学生们提出的问题。 2、随着学生的汇报,顺学而导,在交流中学词认字。 【设计意图】 这一部分的教学主要的目的是引导学生们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去读文,去学习生词,理解生词的过程中去认字。 每一节的学习重点如下: 第一小节: (1)叽叽喳喳:游戏(我指你读)情境模仿叫声。 积累AABB式表示声音的词语。 【设计意图】 读字的游戏中让学生认识“叽喳”这两个字,引导学生们积累AABB式的表示声音的四字词语。 (2)蓬松:出图片,理解词义。拓展:蓬松的( ) 【设计意图】 在看图中理解蓬松的羽毛是什么样子的,形成表象,在拓展中进一步地理解“蓬松”的意思,进而认识“蓬”字。 (3)指导读出快乐的语气。 第二小节: (1)活跃: 读文,联系上下文理解。找一找表现活跃时样子的句子。 上文:叽叽喳喳、蹦蹦跳跳 下文:扑棱棱,飞来飞去 联系生活:说一说学生们自己在活跃时的表现。 让认为自己在课间玩耍时最活跃的同学来读一读这个词。 让认为自己在上课发言时最活跃的同学来读一读这个词。 运用词语:引导学生们运用“活跃”说一句话。 教师总结方法(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运用中识字)。 (2)扑棱棱:教师强调“棱”读一声,这样的词还有黄澄澄、红彤彤。 (3)指导读出活跃的语气。 第三小节: 学生汇报质疑的问题(“红领巾”为什么好?“红领巾”指的是谁?) (1)鸟巢:字理识字。出示有三只小鸟的鸟巢和小篆的“巢”字。 学生对比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设计意图】 在图画与生字对照中,体现字理识字的方法。引导学生们观察图与象形字之间的联系,用图帮助学生们来记字。 (2)崭新:你能说一个与崭新的意思相反的词吗?反义词。 练习:崭新的木牌 ( )的木牌 (3)指导读:“‘红领巾’真好” 【设计意图】 指导学生们读好带有感叹号的句子,让学生们在有感情地读课文的过程中去体会少先队员们爱鸟护鸟的行为,达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 3、认读不带拼音的词。把词分为三组,指名读。 4、认单个的生字。游戏:放鸟巢。 5、合作读中背诵。 师生合作读。教师读问句,学生读后面。 出示课文填空,引导学生背诵。 【设计意图】 前面的指导学生们在感情的朗读课文的过程给学生们的背诵课文奠定了基础,在这个环节中,教师与学生们一起来合作读文,最后以填空的形式降低学生们背诵课文的难度,一步一步的达到背诵课文的教学目标。 6、换语境。出示儿歌学生们读一读。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们把生字从课文的大语言情境中脱离出来,从句子到词语,从词语到单个的字,再帮助学生们换一个语言环境去识字,这样一步一步地达成认识8个生字的教学目标。 四、写字。 1、生字按结构分类。说一说每一种结构的字在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2、指导书写“晨”。 学生观字。说一说“晨”字在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教师教给写字方法,范写。 “晨”是注意上紧下松、疏密匀称。 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学生的字。 3、学生运用学到的写字方法写“理”。 观字,议字,教师范写,生生、师生互相评价。 【设计意图】 写字教学中引导学生们先“观字”,再按照结构分类来指导学生们写字,教给学生们写字的方法,如:左窄右宽、上紧下松、疏密匀称。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们独立写字的能力。 五、拓展:课件出示小鸟图片:请爱护小鸟! 学生们说一说除了小鸟,还应该保护哪些小动物呢? 【设计意图】 拓展中去激发学生们的爱鸟护鸟的意识,感受与自然的和谐。 【板书设计】 26、“红领巾”真好 最快乐 最早 最活跃 爱鸟护鸟 教学目标: 1.复习本课8个生字和8个词语,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3.会用“一会儿……一会儿……”“因为……所以……”说句子。 4.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小鸟是我们的好朋友。有爱鸟护鸟的意识,教育学生保护鸟类,不让它们受到伤害。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复习生字、词,朗读课文,懂得我们要保护鸟类。 教学难点:了解“红领巾”指的是谁?为什么说“红领巾”真好?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田字格本。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激情导入,引出红领巾。 师:同学们,认识大家真高兴。今天王老师给大家上一堂语文课,大家欢迎吗?当老师走进咱们二年X班的教室时, 就发现教室里坐着一群可爱的红领巾。你们知道老师说的这群红领巾是谁吗?(学生说:是我们)真聪明,“红领巾”就是你们,少先队员的象征,你们戴上鲜艳的红领巾特别美丽,引人注意。那好,下面请同学们用最好的姿势告诉我,你是一名合格的少先队员。 2.请出小客人“小鸟”,引出课题并板书。 在上课前,老师又带来了几位新朋友,我们大家一起认识一下好吗?你们听---他们来了。 3.课件出示小鸟的礼物,进入学习课文阶段。 小鸟从美丽的树木中来,带来了几份礼物,让我们快来看一看吧。 二.复习字、词 1.复习本文中的生字 ⑴出示课件,自己读。 第一份礼物是什么呢?(点击礼品盒)原来是我们学过的生字宝宝,小鸟是想考考我们啊。太简单了,是难不住我们的,是不是? ⑵游戏:请你猜猜我是谁。复习生字。(出示字卡) ①抢答题,②开火车读。 2.复习词。 见图找词,复习生词。开火车读 打开礼品盒得到礼物送给表现好的一组。 三.读一读,想一想。(朗读及分析课文) ㈠自由读课文(带问题) 这首小诗一共分为几个小节?小诗里写了谁和谁的事情? ㈡读中悟。 1.提问:分几个小节?(三个)。 师:老师知道第一小节告诉我们清晨,林中谁最快乐?你知道第二小节告诉我们什么吗?引出:林中谁最活跃?第三小节林中谁来得最早? 2.学习第一小节: ⑴提问:谁告诉大家林中谁最快乐?(可爱的小鸟) ⑵自由读:你喜欢小鸟吗?你愿意做一只快乐的小鸟吗?你从哪些句子看出小鸟快乐?用你好听的声音自己读一读。 ⑶逐句读:感悟“叽叽喳喳、蹦蹦跳跳、唱歌、梳理”读出语气。 ⑷造句:“一会儿……一会儿……” ⑸小鸟为什么这么快乐? 引导学生说出小鸟因为生活环境美丽,每天高兴开心所以才会快乐。 3.学习第二小节: ⑴提问:谁最活跃?(机灵的小鸟) ⑵自由读:怎样读能读出一只活泼好动,活跃的小鸟的语气呢?自己读一读。 ⑶问:从哪些句子看出它是一只活跃的小鸟? ⑷逐句读:体会“扑棱棱、飞来飞去、捕捉害虫、保护树苗”等词。 ⑸悟:小鸟每天在忙碌着什么? 引导说出小鸟是益鸟,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 4.学习第三小节: ⑴提问:谁来得最早?(红领巾) ⑵问:红领巾来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呢?小鸟为什么高唱“红领巾真好?” 引导学生说出红领巾来放鸟巢,放木牌。因为小鸟帮助人类除去树木中的害虫美化环境,为人类环保做出贡献! ⑶读:用多种方法读。 5.读全文。用多种方法(齐读,分组读,教师领读) 6.表现好的小组得到第二份礼物。 三.写 ⒈教师演示,板书示范。 出示“羽”字,左右结构字型,要求左右两边相等,板书“羽”字。 出示“领”字,要求左窄右宽。头不齐,脚不齐。 出示“蹦”字,注意字型结构。注意在田字格内的位置。 ⒉学生写,注意坐姿。教师随机指导。 3.得到礼物。 四.总结全文(这节课告诉我们要……) 引导说出爱护小动物。除了小鸟还要爱护哪些小动物?用“因为……所以……”说一句话。 五.结束。 板书设计: 快乐 ― 小鸟 ― 开心 活跃 ― 小鸟 ― 朋友 最早 ― 红领巾 ― 爱护小鸟 爱护小动物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和9个词语,认识7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小鸟是我们的好朋友。教育学生保护鸟类,不让它们受到伤害。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通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懂得我们要保护鸟类,并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指导识字、写字。 正文: 26、红领巾真好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和9个词语,认识7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小鸟是我们的好朋友。教育学生保护鸟类,不让它们受到伤害。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通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懂得我们要保护鸟类,并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指导识字、写字。 难点是有些词语不容易理解。 课前准备 1.组织学生参观动物园,重点观察鸟类,了解它们的外形和活动特点。 2.生字词卡片,朗读课文的录音带。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理解“红领巾”的意思(红领巾是少先队员的标志。这里的“红领巾”指的是少先队员)。 2.提问:看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是谁赞扬少先队员真好?为什么要赞扬他们?) 下面你们就带着这两个问题,自己轻声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汉语拼音轻声读课文,读准每个字的音,先自己认真读一遍,再同桌互相交替读、听、纠正错误的读音。 2.画出不懂的.词语。 三、检查初读情况 1.出示带注音的生字词卡片,先读生词,再读生字,用齐读、开火车读的方法,检查生字的读音。提醒学生注意“跃”是整体认读音节,“新”的韵母是前鼻音。 2.指名分节朗读课文,读后评议,注音纠正错误读音。 四、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1.齐读第一节第一句,读出设问的语气。 2.提问:从课文中哪些词看出小鸟最快乐?(要求学生轻声读一读课文,画出表现小鸟最快乐的词句) 3.指名朗读课文,说出表现小鸟最快乐的词句。(叽叽喳喳、蹦蹦跳跳,一边唱歌,一边梳理蓬松的羽毛) 4.指导朗读。 清晨,小鸟快乐地唱歌,蹦跳,它们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地生活。我们要用轻松愉快的语气朗读第一节。(齐读、分组读、个别读)。 5.小结:刚才我们用“读-画”的方法学习了第一节。下面用同样的方法自己读懂第2、3节。 6.学生轻声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勾勾画画。同桌可以互相讨论。 第二节中表现小鸟活跃的词语有:“扑棱棱”(小鸟扇动翅膀飞翔)、“飞来飞去”。它们这么活跃是为了捕捉害虫,保护翠绿的树苗。(教师补充鸟类是如何捕捉害虫、保护树林的。) 朗读时速度较快,体现小鸟捕捉害虫时非常忙碌。 第三节中勾画出是“是‘红领巾’”来放鸟巢。少先队员一大早来到树林里,是为了安放鸟巢,让小鸟有一个安全、舒适的窝。他们还插上木牌,宣传“不许打鸟!”让小鸟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地生活。 “不许打鸟”是严厉禁止打鸟,朗读这句时语气要坚决。“‘红领巾’真好!”要读出赞扬少先队员的语气。 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齐读、分组读、个别读)郑州军海医院正规吗 你知道吗ng>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出示生字词卡片,用齐读、开火车读、个别读的方法,检查生字词的读音(包括要求认识的字)。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指导背诵课文 1.用引背法指导背诵。师:清晨,林中谁最快乐?――(学生齐背第一节)。师:清晨,林中谁最活跃?――(学生齐背第二节)。师:清晨,林中谁来得最早?――(学生齐背第三节)。 2.学生轻声自由背诵。同座位同学互相背诵。 3.指名个别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三、总结 提问:小鸟为什么赞扬“红领巾”真好? 四、识记字形,指导写字 1.启发学生用偏旁和熟字分析“羽、歌、护、活”的字形。(“羽”是两个“习”;“歌”是“哥”加欠字旁;“护”是提手旁加“户”字;“活”是把“话”的言字旁换成三点水。) 重点分析以下几个字。 跃:右边是“夭”(“笑”的下边),不是“天”。 保:右边不要写成“果”。 写:上边不要写成宝盖儿。 2.指导写课后练习第2题的字。先读生字,用笔描1个,临写1个,对照范字再写1个。重点指导写好以下几个字。 “歌”、“羽”、“新”三个字要写得左右相等。“活、跃、保、护”四个字要写得左窄右宽。“歌”和“新”的笔画较多,要写紧凑些。 五、课堂练习 1.齐读、个别读课后练习第3题中的四个短语。 2.齐读、个别读课后练习第4题中的字、词、句。 3.启发学生用“可爱”说句子。如,小白兔非常可爱。小妹妹长得真可爱。我家的小狗可爱极了。 六、布置课外活动 1.在课外阅读《十万个为什么》或有关鸟类知识的书籍,在活动课上向同学们讲鸟类趣闻。 2.在老师的指导下,做鸟巢和广告牌,到公园或郊区放置鸟巢,插上“不许打鸟”的木牌。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8个生字,会写“跃”、“蹦”两个生字。 2、读好并理解“叽叽喳喳”、“蹦蹦跳跳”和“扑棱棱”等词语;积累词语:可爱的小鸟、蓬松的羽毛、机灵的小鸟、翠绿的树苗,并能照样子说词语。 3、初步感知全文,学会正确的朗读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二小节并背诵 。 4、通过朗读,体会小鸟的活泼可爱,了解小鸟对树林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感知文体。 1、出示图,师配乐导入。 2、小鸟们都在干什么呢?想去看看吗?(揭题并出示全文) 3、师简单介绍诗歌。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1、学生自由读全文,借助拼音把诗歌读正确。 2、读后反馈:(随机展开) 预设: 第一小节 读着读着,你发现这是一群怎样的小鸟? 1、指名说,并朗读第一小节。 2、教学“叽叽喳喳,蹦蹦跳跳”(指导读叠词,发现共同的偏旁,“口字旁”、“足字旁”,认识字的结构,记住字形。) 3、“蓬松的羽毛”(读音),借助实物理解“蓬松”的意思。 第二小节 读着读着,你知道了,这还是一群怎样的小鸟? 1、指名说,并朗读第二小节。 2、读好“扑棱棱”(指名读,做动作,理解意思),读准单个“棱”的读音。 第三小节 1、指名读课文; 2、老师板书记“巢”的字形,读准字音,拓展理解“巢”;) 3、小老师带读生字(跃、崭、牌) 三、再读课文,朗读感受。 1、读好问句。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你发现了什么?(指名说) (3)指导问句的朗读(指名读――分组读) 2、品读诗歌 第一小节 (1)小鸟们都在干什么? 从哪里知道的? (2)清晨,小鸟还会干什么? (想象说话) (3)用“一会儿……一会儿……”句式说话 (4)归纳朗读方法,引导学生自己读好相同结构的段落。 第二小节 (1)小鸟又在干什么?哪位小朋友有信心读好第二小节(指名读) (2)出示图片:这些树生病了,愿意来帮帮他们吗? 读着读着,你读懂了什么?(保护树木) (3)让我们一起来做大森林的保护者吧(齐读) 3、背诵练习(第一、第二节) 四、巩固生字 1、读词语。自由准备――开火车读读。 2、游戏:送鸟巢 五、作业 1、写生字:蹦 跃 发现规律――注意点――范写――独立完成 2、积累词语 教学目标: 1、 认识“叽、喳”等8个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课文,体会小鸟的活泼可爱和人与自然的和谐。 3、 有爱鸟护鸟的意识,感受到做“爱鸟护鸟小卫士”的快乐与自豪。 教学重点、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课文,体会小鸟的活泼可爱和人与自然的和谐。 教学准备:课件 美丽的森林图片 小鸟图片 鸟巢图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新课: 1、听,是什么声音?你们喜欢小鸟吗?(出示课件鸟鸣声) 2、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一篇和小鸟有关的课文。 3、 请同学们自己打开书,读读课文,看看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二、 鼓励自学字、词: 1、你们真了不起,自己通过读课文就知道了这么多的内容,你们既然已经知道了课文写得是什么了,我们还用不用再学呀?为什么? 对呀,学一篇课文,我们不光要了解它的内容,还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会课文中的生字词语,学会朗读背诵,学会新知识呢。 2、大家能不能够再认真地读一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看谁读得好? 3、检查自学情况:(课件出示生字词语) 重点纠正: a、 扑棱棱,“棱”这个字单独读的时候,它读二声,在连成词,就读一声 b、 叽叽喳喳:方案一:小鸟叫得多好听呀!叽叽喳喳再来一遍 方案二:想想小鸟是怎么叫得?欢快一点,再来一遍 c、 学生读词语。(你读得真好,小鸟很愿意和你成为好朋友)送小鸟卡片。 三、 朗读感悟 1、学习第一小节 a同学们已经读会了词语,现在你再读读课文,你肯定比刚才读得好,不信你试一试? b刚才同学们读得这么带劲,我真想知道你们为什么这么喜欢小鸟呀? (出示课件美丽的正在飞行的小鸟) c你们那么喜欢小鸟,就请你有感情的朗读第一小节吧。 (找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学生自己评论) d是呀,这只小鸟如果再活泼一点就好了,蹦蹦跳跳,叽叽喳喳,加上动作就好了。我们一起和她加上动作试一试? e找同学上台表演 2、学习第二小节: a可爱的小鸟们,你们告诉我,你们整天在忙什么呀? b你们是怎么捉害虫的,把你们的本领告诉大家怎么样呀?(让学生说自己查找的资料) c你们懂得真多,老师这里有一个鸟儿捉害虫的录像,想看吗? d自己有感情的朗读第二小节 e刚才我看到有只鸟儿既能干,又机灵,上台表演一下吧(奖励小鸟) 3、学习第三小节 a你们看,就在这片翠绿的树林中,鸟儿一边唱歌,一边捕捉害虫,他们那优美的歌声在称赞谁呢? b现在你们就是那群爱鸟、护鸟的“红领巾”了,你们要去那里放鸟巢呀?(贴在黑板上美丽的森林图片,找同学到台上贴鸟巢图) c说说你为什么来放鸟巢呀?我提议,手中有鸟儿的同学,让我们一起将他们放回大自然中吧。(学生上台贴鸟儿) d看课件,木牌上写的是什么?你想些什么?找你个小伙伴合作,把你刚才说的写下来好吗?(学生制作木牌) 小结:听到你们这样说,小鸟叫的更欢了,你们听,小鸟在感谢你们,夸奖你们呢,他们在枝头高唱:红领巾真好!(板书题目) e有感情朗读第三小节 四、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a拿好书,我们在小鸟的欢叫声中,再来合作读读整篇课文。(鸟的音乐一直持续) b有感情上台表演背诵课文。 一、课题入手,质疑激趣 看课题与其他课文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呢?快到文中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自己读书,遇到不认识的字到课文下边的“苹果”和“树叶”中找一找,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按小节指名读,订正字音。侧重订正“蓬、棱、巢、崭”的读音。 三、朗读感悟 1、说说“红领巾”指的是什么。 2、看: 配有音乐的动画。听:教师示范朗读。感受:你从课文中感受到什么? 3、讨论: 小鸟为什么高唱“‘红领巾’真好”? 4、自由练读: 要读出小鸟的可爱,红领巾爱鸟护鸟态度的坚定。 5、评读: 指名读,大家都来当小评委,说说读得怎么样,再通过你的读告诉他应该怎么读。 6、赛读: 读第一节争当“最快乐的小鸟”;读第二节争当“最机灵的小鸟”;读第三节争当“爱鸟‘红领巾’”。 7、美读: 配乐读:表演读(一个学生读每小节中的问句,一部分学生读答句。)。 四、找出规律,指导背诵 看看这三节诗有没有相似的地方,反复诵读,练习背诵。 五、巩固识字,指导写字 1、用字卡做游戏巩固识字: 例如,听老师说字的特点找出相应的字并大声读出来:口字旁的字(叽、喳);足字旁的字(跃)。再如,一名学生做动作或读字,其他小朋友找字。 2、读自编小短文,巩固识字。 3、写字指导。 六、主体参与,引导实践 组织讨论、制定实践活动方案。 同学们,每当我们到郊外游玩的时候,会发现在蓝天白云下面,除了绿树红花以外,还有各种各样的小鸟。它们不仅是人类的朋友,还是环境的卫士。你也是一位“红领巾”,也想得到小动物们的夸奖吗?让我们行动起来,和文中的“红领巾”一样,去爱护这些可爱的小生灵吧。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能读准字音。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体会小鸟的活泼可爱和人与自然的和谐。 3.有爱鸟护鸟的意识,感受到做“爱鸟护鸟小卫士”的快乐和自豪。 学习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新课文(师板书课题:红领巾真好),你们 发现黑板上的课题有什么不同?红领巾为什么要加上双引号?红领巾指什么?今天我们就一块去文中找找答案吧! 二、自读课文 认读生字 1、自由大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碰到有困难的 地方,自己多读几遍。(要求学生借助汉语拼音,先读准生字的字音,再轻声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 2、下面老师来检查一下大家自己学的情况。这些生字你会读吗? 出示生字:牌 巢 蓬 跃 崭 棱 叽 喳 词语:木牌 鸟巢 蓬松 活跃 崭新 扑棱棱 叽叽喳喳 提醒学生注意“跃”是整体认读音节,“新”的韵母是前鼻音。指导“扑棱棱”的读法。同桌检查读 个别检查 齐读词语。 三、学习课文。 1、指名分小节读文。说说:“红领巾”为什么加引号?“红领巾”指什 么。 2、小鸟为什么说“红领巾”真好?你能从文中找找答案吗? 你能用赞美的语气读读最后一句吗?(指名读,评读) 3、“红领巾”除了放鸟巢、插木牌,还会做什么呢?(想象) “红领巾”真是太好了,我们一齐读读这一小节,好吗? 4、“红领巾”真好,你觉得小鸟可爱吗?看图,读读课文,说说为什么觉得它可爱?你能找出文中的原句读读吗? (1)、完成练习 机灵的( ) 翠绿的( ) 快乐的( ) (2)、师范读 (3)、学生仿读 (4)男生、女生交换读。 四、实践活动 做一件爱鸟护鸟的事。 五、总结。 除了爱护小鸟,我们还应该爱护哪些小动物呢? 六、板书 “红领巾”真好 小 鸟 ――保护树木――是人类的朋友 “红领巾”――保护鸟类――保护自然 课外作业; 1、设计一个宣传牌,呼吁大家要爱护动物。 2、收集保护动物的故事,同学之间互相交流。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蹦、跃”两个生字。 2、流利地朗读课文。 3、培养保护小鸟、爱护树木的责任意识。 教学重点 认、读生字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各种识字方法记住生字 课前准备 制作PPT课件、制作生字卡片、设计生字小游戏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你们听,清晨,阳光撒进树林,小鸟在枝头蹦来蹦去,叽叽喳喳地聊着天,它们在聊些什么呢?你们想知道吗? 二、自读小儿癫痫用什么中药调理课文 自读提示:1、数数课文一共有几节,标出序号;2、圈出生字,标注拼音;3、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 三、识字教学 1、指名拼读生字,全班跟读。 2、老师教拼读生字,组词。 3、生齐读生字。 4、同桌讨论识字方法,全班分享识字方法,巩固记忆。 5、去掉拼音开火车读字组词,全班跟读。 6、玩游戏继续加深记忆。 7、齐读去拼音的生字、词语。 8、读带生字的句子。 9、说AABB式词语、用“一会儿・・・・・・一会儿・・・・・・”造句。 四、读课文,找到自己最喜欢的一节读给大家听,全班与老师合作读课文。 五、写字教学 蹦 跃 1、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特点,说一说。 2、师示范写。 3、学生练习写。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发展朗读能力,促进语言积累。体会小鸟的活泼可爱和人与自然的和谐。 3、有爱鸟护鸟的意识,感受到“爱鸟护鸟小卫士”的快乐与自豪。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新词,朗读背诵课文,懂得保护鸟类,体会人与自然的和谐。 信息资料 1、生字词卡片,课件或放大的文意图。 2、搜集各种鸟的图片,鸟鸣声的录音。 3、有条件的可组织学生参观动物园,观察各种鸟的特征,丰富学生对于鸟的了解。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读题质疑:板书课题,引导学生读题思考:“红领巾”为什么带上引号?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是谁夸红领巾真好?为什么夸红领巾真好?)今天我们就带着这样的问题学习这篇课文。 (疑问是学习的动力。引导学生从课题入手,有效地抓住了学生的思维特征,同时也渗透了文章的线索和教学活动展开的思路。) 2、放音观察:播放鸟鸣叫的录音,启发学生谈谈对鸟类的了解。出示课件(文意图)或鸟类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画面,想像这里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利用多种媒体,抓住学生年龄特征,挖掘学生认知经验。营造优美学习环境,训练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文热情。) 对话平台 自悟 1、启发思考:是谁夸红领巾真好?为什么夸红领巾真好?找出文中的相关段落读一读。边读边画,引导学生找找红领巾为小鸟做了哪些好事?圈出有关的词语。教师巡视了解学习情况。 2、交流自读情况。红领巾为小鸟做了哪些好事吗?(放鸟巢、写木牌)读读课文中的有关语句,相机随文认读生字新词:鸟巢、崭新、木牌 3、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节。教师相机指导:如红领巾爱鸟、护鸟态度很坚决,这不许打鸟要重读,一字一字读清楚,读肯定些。(范读、跟读、个别读、齐读) 4、试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小鸟为什么要夸红领巾真好? (这一设计打破传统阅读学文的正常顺序,与由题生疑的导入相衔接。充分挖掘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引导学生自能读书,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坚持以读为本的思想,多形式的读书加强了学生对课文内容和感情的理解和感悟。用“因为……所以……”的形式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进而明晰文章思路,明确认识,激发学生对红领巾的敬佩之情。) 回读 1、教师启发思考:少先队员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引导学生通过读书找到答案。 2、学生分组合作,读课文第一、二小节,学习伙伴交流讨论。 3、每小组选代表汇报学习成果,互相评议。(小鸟活泼、可爱;小鸟捕捉害虫,保护翠绿的树苗) (根据自悟环节,追根溯源,增强读书活动的目的性、实效性。引导学生回读课文,充分发挥学生合作学习的优势,启发学生交流讨论,体会课文内容。) 朗读 教师根据各组汇报情况,组织学生观察插图,相机引导学生感情朗读。应采用范读、领读、个别读、评读、赛读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朗读的热情。 如:第一节表现小鸟的活泼、快乐。读相关的语句,相机随文认读生字新词;利用录音或课件演示小鸟的鸣叫声,抓住“叽叽喳喳,蹦蹦跳跳”体会;把小鸟的欢快、可爱读出来,读出对小鸟的喜爱。 第二节描写小鸟捕捉害虫,保护翠绿的树苗。引导学生读读相关的语句。随文认读生字新词,抓住“机灵、扑棱棱”体会小鸟忙碌捉害虫的情景。 (读书是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根本,多形式的朗读活动,激发学生的童心童趣,有效地实现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感悟。) 统读 1、分组练习,朗读全文。 2、合作朗读。分别邀请三个组来当最快乐的小鸟、当最机灵的小鸟、爱鸟的红领巾。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激发学生读文热情。) 扩展 你还知道哪些关于鸟的知识,哪些益鸟能给森林、人类带来帮助,向大家做介绍。 (挖掘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积累,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培养学生爱鸟护鸟意识。) 第二课时 对话平台 导入 1、复习:出示生字词卡片,用齐读、开火车读、个别读等方法,检查生字词的读音。强调重点字的读音。如:“蓬、棱”都是后鼻音,“喳、巢、崭”是翘舌音,“棱”在“扑棱棱”一词中变读为一声。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认字经验,说说自己是怎样认识、记住这些汉字的。 (低年级以识字为重难点。教学中应抓实抓好识字记字的环节,多形式识字记字,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强调重点字音,组织交流识字记字方法,为学生打好阅读写作基础。)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组织学生评议。 背诵 1、用引背法指导背诵。(师:清晨,林中谁最快乐――(学生齐背第一节)。师:清晨,林中谁最活跃――(学生齐背第二节)。师:清晨,林中谁来得最早――(学生齐背第三节)。 2.学生轻声自由背诵。同座同学互相背诵。 3.指名个别有感情地背诵课文,组织学生评议。有条件的可以组织学生边背诵边表演或配乐读。 (多形式背诵活动,培养学生与人合作和评价他人的能力,促进学生的语言积累。表演读或配乐读可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记字、写字 1.观察:启发学生用偏旁和熟字分析“羽、理、捉、领、蹦”的字形。 重点强调, 跃:右边是“夭”(“笑”的下边),不是“天”;“领”字的左右两部分是“头不齐脚步不齐”,“令”的捺变点。 2.指导书写,用笔描1个,临写1个,对照范字再写1个。教师巡视指导。展示优秀作品,组织学生评议。 (突出写字重点,加强评议指导,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练习 1、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小鸟”的可爱。注意用词情况和语言组织。 2、学习课文后,想一想除了爱护小鸟,我们应还应该保护哪些小动物呢? (这一练习主要是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对于关爱小动物的认识和理解。) 实践 1.在课外阅读有关鸟类知识的书籍,在活动课上向同学介绍。 2.在老师的指导下,做鸟巢和广告牌,到公园或郊区放置鸟巢,插上“不许打鸟”的木牌。 3、教师可以组织有余力的同学写一封简短倡议书,号召大家行动起来,爱鸟护鸟。 (努力挖掘开发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学习做人,形成健康和谐的个性品质热爱生活,关爱自然和生命的积极态度。) 伴教锦囊: 词语解释: 崭新:极新;簇新。本课指少先队员制作的木牌是新的。 机灵:聪明伶俐;有机智。 活跃:行动活泼而积极。 蓬松:形容草、叶子、头发、绒毛等松散。本课指小鸟的羽毛松散。 相关链接: 1、世界爱鸟日:4月底--5月初的第一个星期日 2、1981年,国务院批转了林业部等8个部门《关于加强鸟类保护,执行中日候鸟保护协定的请示》报告,要求各省、市、自治区都要认真予以贯彻执行,并确定在每年的4月至5月初的一个星期内为“爱鸟周”,在此期间开展各种宣传教育活动。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南北气候不同,各省、市、自治区选定的爱鸟周时间也不尽相同。到1983年底,全国已有28个省、市、自治区选定了“爱鸟周”的日期。 3、鸟类之最 世界上飞行最快的动物──尖尾雨燕,其飞行速度每小时170千米。 世界上最大的鸟──非州舵鸟,体高达2.75米,体重达156.5千克。 世界上翅膀最长的鸟──澳大利亚的信天翁,其翼展达3.6米。 世界上最小的鸟──古巴的蜂鸟,体长5.8厘米,翼展只有2.84厘米。 世界上最大的鸟蛋──鸵鸟蛋,长15厘米至20厘米,直径为10-15厘米,重1.65千克到1.75千克,相当于24个鸡蛋。 世界上最大的猫头鹰──北极的大角猫头鹰,体长足有4尺,静止时好象人蹲在那里一样。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全文。 2、通过朗读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3、使学生认识到动物是人类的朋友,爱护它们也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朗读并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动物是人类的朋友,爱护它们也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课程资源:多媒体课件、小鸟图片、录音机、磁带。 课堂实录: 一复习导入: 师:上课前老师要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我们的好朋友今天也来了,想知道他是谁吗?听--是谁? 生:小鸟。 师:想不想和小鸟一起到美丽的大森林里去看一看?放录音 生:想。 师:但是小鸟说了,小朋友必须先闯过它设的两道关才能和它一起去。咱们要不要闯关?有没有信心? 第一关:读生字(课件出示) 叽、蓬、跃、巢、喳、棱、牌、崭 第二关:读词语 羽毛、红领巾、捉虫、梳理、活跃、机灵、清晨、蹦蹦跳跳 师:像蹦蹦跳跳这样的词语你还能说出哪些? 师:大家的表现棒极了,那就让我们和小鸟一起唱着歌走进大森林,再次走进26课红领巾真好(师放录音《快乐的节日》并板书课题) 二 分节教学,理解、朗读、背诵课文。 (一)教学第三小节 1理解内容,指导朗读 师:红领巾真好,是谁在夸红领巾真好?为什么夸红领巾真好?请同学们赶快打开书看一看,读一读,找一找,划一划。谁找到了?快说给大家听吧! 生:小鸟夸红领巾、放鸟巢、写木牌 师:粘贴小鸟图片并板书放鸟巢、写木牌 师:你能用因为所以小鸟夸红领巾真好这样的句式来说说吗?同桌间互相说一说。小朋友们说的真不错,文中是怎样写的呢?谁能读一读? 生:读课文(师指导朗读) 师:你们读得真不错,请大家齐读这一小节。 2背诵第三小节 师:同学们读得真好听,想不想把它背下来?赶快练习吧!看谁背得又快又好。 生:练习背课文 师:谁愿意试试? 生:背诵课文 师:(小结)你的记性真好!小朋友们对自己刚才的表现满意吗?那给自己再鼓鼓劲吧!老师希望你们下面会有更出色的表现,有没有信心? (二) 教学一、二小节 师:清晨,红领巾早早来到树林里,手捧鸟巢,肩扛木牌,给小鸟安家,宣传请爱护小鸟。你知道红领巾为什么这样做吗?请再读课文,和你的小伙伴交流讨论一下谁能说说? 生:交流讨论 师:课文中是怎样说小鸟活泼可爱的? 生:读课文 师:小鸟是那么的可爱,告诉老师你们喜欢小鸟吗?大家都喜欢它,那该怎样读出这种语气呢?谁愿意试试? 生:读课文 师:他读得怎么样?大家想不想看看小鸟可爱的样子啊?请看前面(出示课件)小鸟的样子多可爱呀!一会儿唱歌,一会儿梳理蓬松的羽毛,你也用一会儿一会儿说一句话好吗?先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 生:汇报(师板书可爱的) 师:因为他是可爱的小鸟,红领巾才为它放鸟巢,写要牌。还有没有别的原因? 生:还因为机灵,红领巾(师板书机灵的) 师:课文中是如何说的? 生:读课文(师指导朗读) 师:谁能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生:朗读课文(师放配乐) (三)背诵课文 师:读得太好了,老师发现有的同学能背一句话,有的能背一小节,想不想把全篇都背下来?可能有点困难,那老师给点背诵提示好不好?(课件出示)如果实在背不来,可以背一句话或一小节,同学们背得怎么样? 生:背诵课文。 三、情感升华,拓展思维 师:文中的小鸟儿们在红领巾的关心、爱护下,快乐的生活在大森林,可是的一只小鸟却无家可归了(师放动画) 生:看短片 师:看了这个短片,你有什么感受,你想说点什么吗? 生: 四 总结 师:对呀!小鸟是人类的朋友,是树木的医生,森林的卫士,我们应该像课文中的红领巾那样爱护它、保护它,同时也要爱护其它小动物,爱护它们,就是爱护我们自己,让我们和动物成为永远的好朋友吧! 教后反思 本节课我力求体现了以下教学理念和特点: 1、引导 学生在自主合作中学习,创设了宽松的学习氛围。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做人、学会创造,是二十一世纪教育发展的主题。《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正是基于这种认识,让学生在朗读课文时,展开合作,通过师读生评、生读师评、生读生评、自己读自己评的方式,相互启发、评价、激励,弥补了自己的不足,发展了学生的特长,使学生树立了自信心。同时用激发性的语言,激励学生大胆的参与,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既面向了全体又照顾了个性的差异,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在朗读过程中,我还注意了读中指导,让学生在体验中读,在感悟中读,读出自己的感受,读出自己的个性。 2、 探究问题,拓展思维。问题是打开思维、唤起想象的钥匙,因此,教师必须高度重视问题意识。传统的教学是教师问学生答,串讲串问占据了整个课堂教学。我们现代教学主张把问题尽量留给学生,让学生自主的发现问题,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理想的课堂教学应该是教师的问和学生的问相互的融汇。教师的问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在于有思考的价值。例如,本课的最后我提出这样的问题:看了这个短片,你有什么感受,想和大家说点什么吗?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意义深重,既启发了学生有价值的思维,又突破了本课的教学难点,珍视了学生的独特感受、理解、体验。 当然,教学中也有引人思考和推敲的地方。例如: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个别评价时激励性语言较少,在今后的教现在治疗癫痫药那个效果好学中应加以改进。 一,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看大屏幕:()读! 下面注意看老师板书课题(读慢写快)这五个字中有一个生字,发现了没有? (请一生读,纠正读音,课件出现“领”的拼音)齐读课题。 师:老师写的课题,对吗?这个问题也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板书问号) 师:小朋友们,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大森林吧! (播放动态的小鸟飞的课件) 师:在大森林里,你看到了一群什么样的小鸟?(课件出示:( )的小鸟)谁会填? 师:可爱机灵的鸟儿们在森林里干什么呢?(完整地说一句话。)有一位大作家把你们刚才说的,写成了一首诗,她是怎么用写出小鸟的可爱机灵的?听老师读一读。(老师配乐示范读全文) 二、研读新课 师:孩子们,美吗?()好,请打开课文126页读一读吧!注意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提醒学生坐姿端正,读书认真)开始吧! 第一节 师:老师刚才发现这位同学读得很投入,你来读这节听听。(请一生读第一小节) 师评价:他刚才特别让老师满意的是这节诗中有几个生字都读对了,(出示) yuè bèng ji zhā 跃 蹦 叽 喳 (请四个学生开火车带拼音读) 师:你们有什么发现吗?(同偏旁的字,表示动作的词) 师:现在我们把这两个词送回课文,请女生读一读吧!(女生读第一节) 师:看,这个大作家多高明呀,(手指词条)叽叽喳喳是他用耳朵----(引说)板书“听到”,(手指词条)蹦蹦跳跳是用眼睛――板书:“看到”的, 师:真可爱!看,这位大作家从“听到”的和“看到”的写出了小鸟的可爱。 师:在第一节中,你还能从哪些词语,看出小鸟的快乐? (生读:一会儿……一会儿……)师生合作读。( ) 师:细心的同学有没发现,最后一句中,藏着一个生字朋友。 师:蓬松是什么意思呢?看看,它能和谁手拉手呢? (课件出示:蓬松的( )(选择:羽毛 棉花 石头 头发) (学生在指导下连起来完成的读一遍。) 师:哪个不可以?(石头)应该是怎样的石头?是啊,石头是硬邦邦的。 师加动作温柔的表演:所以,蓬松就是软软的,滑滑的,给人的感觉很舒服。 师:谁来读一读最后一句话,让所有的人感受到蓬松的感觉。(请2生) 师:是啊,听起来就让人觉得很舒服,难怪小鸟会很快乐。孩子们,让我们伴随着美妙的音乐,把快乐的感觉读出来吧。 (全班读第一节) 第二节: 师:(手指板书)这是一群可爱的小鸟,还是一群机灵的小鸟呢!大作家在森林里,还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请大家自由读课文第二节,把作家听到的用横线画出来,把看到的用波浪线画出来。(板书横线,波浪线) 师:你们听到了什么? 师:“扑棱棱”这是小鸟扇动翅膀的声音,(老师话筒给附近的三个孩子,分别读,并指导轻点,再机灵点儿……) 师:还看到什么?() 师:捕捉害虫的鸟儿中都有谁呀?(出示群鸟图)看,这些都是会捕捉害虫的益鸟,课前,大家也搜集了许多资料,请你们用一两句话来夸夸他们,要做到语句通顺,声音响亮(请三生)(评价:如果能把数字说再响亮一些,大家就知道某某的本领响当当了。) 师:是啊,这是一群机灵的小鸟,(出示第二节)我们一起来夸夸他们吧,老师读一句,你们接一句。(合作读) 师:你们愿意做一做这群小鸟吗?帮助人们捕捉害虫(课件播放音乐,出现树林) 师:树林里有这样一片松树林,可是松树林生病了,这边的杜鹃鸟们能帮助他们吗?(手指课件,请一二大组读:扑棱……) 师:梨树和桃树也生病了,他们多需要山雀的帮助呀,那边的山雀赶快飞过来吧! (手指课件,请三四大组读:扑棱……) 师:多么热闹的树林,正因为有了你们这一群可爱机灵的小鸟,树林变得更加翠绿,所有的鸟儿都飞起来吧,(全班读) 第三节: 师:看!一大清早,森林里就来客人了,是谁呀? (出示文中插图) 预设1(少先队员) 师:哪个词告诉你是少先队员,老师没找到呀! 师:书上有“红领巾”。这里加的引号什么意思呀? (代表少先队员) 预设2(红领巾) 师:这里加引号的“红领巾”指的是带红领巾的少先队员。(擦去黑板上的问号) 师:发现没有,这个红领巾只剩下了一个单引号,这个意思也是表示少先队员,但是因为它在双引号里面,所以要变成单引号。 师:红领巾们,这么一大清早,你们不在家睡懒觉,到森林里来做什么呀? 预设1.我们来放鸟巢。师:为什么要放鸟巢呀? 预设2.我们来立木牌。师:木牌上都写了什么? 为什么要这么写呢? 师:你们真是一群有心的红领巾,在你们的帮助下,鸟儿们有了温暖的家,所以鸟儿门才高声歌唱----(手指黑板)红领巾真好! 师:仔细听---(1、在森林里,忙着捕捉害虫的鸟儿们会感激地说―――2、正在温暖的鸟巢里哄鸟宝宝睡觉的鸟妈妈,会轻轻地说――3、在翠绿的树枝上唱歌的小鸟,会通过森林的小广播告诉所有的动物们―) 再来有感情地读一遍吧! 全诗小结 (出示三小节) 师:孩子们,你们看,发现了吗?第一句都有什么?(边问边按红三句) 前面是�D�D�D问句,后面是�D�D�D回答。 师:你们真了不起,发现了大作家写诗的奥秘。现在老师来读问句,你们来读答句。再美美的读,感受大作家语言的美,节奏的美。(合作读) 师:是啊,这首诗写得真美,让我们跟随大作家的脚步,再次走进大森林 (配乐朗读) 三、总结仿写 师:多美的一首小诗啊,作家把自己听到的和看到的,用这样一问一答的方式,写了出来。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老师也用上作家的法宝,写了一首小诗,想不像听一听? (出示诗歌) 师范读 师:我相信大家肯定能仿照课文中的句子编出更好的诗歌。选择一种动物对着你的好伙伴说一说吧!(学生自由创编诗歌。) 师:小诗人,赶快把你们编的诗歌与大家共同分享吧 总结:同学们,爱护小鸟,保护动物,要从我做起。相信你们都能成为有爱心的红领巾。也一定会有人夸你们�D�D�D(手指课题)红领巾真好!(齐读) 【学习目标】 1、认识“叽、喳”等8个生字。会写“羽、领”等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体会小鸟的活泼可爱和人与自然的和谐。 3、有爱鸟护鸟的意识,感受到“爱鸟护鸟小卫士”的快乐与自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生情 播放课件:音乐伴着鸟鸣,教师朗诵,将学生带入情境之中。 二、朗读感悟,初识生字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⑴ 自读课文,侧重读准字音。 ⑵ 同桌互读互查。 2、赛读课文,流利通顺。注意“蓬、棱、崭、喳”。 3、品读课文,体验情感: ⑴ 争当“最活泼的小鸟”。通过读表现出来。 ⑵ 争当可爱的“红领巾”。先明确文中的“红领巾”是指谁,再引导用坚定的语气读“请爱护小鸟”一句。 ⑶ 争当“善于赞美的小鸟”。练习用赞美的语气读最后一句。 4、多读,找规律,引导背诵。 ⑴ 引导发现:将三小节做一比较,你有什么发现? ⑵ 与同桌以问答的形式读书。 ⑶ 与好朋友以问答的形式试背。 三、开展游戏,巩固识字 1、“分分捡捡”,找出自己已经学会的字,告诉大家你在哪见过。 2、“听听找找”。 3、“小猴子学样”,师出字,生做动物。 4、“猜猜看”:让生根据生字的局部猜字。 四、引导创新和实践 课下仔细观察本课生字,试着编字迷或画迷。 教学目标: 1、认识“叽、喳”等8个生字,会写“羽、领”等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小鸟的活泼可爱和人与自然的和谐。 3、有爱鸟护鸟的意识,感受到做一个“爱鸟护鸟小卫士”的快乐与自豪。 教学重点:学会生字生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小鸟的活泼可爱和人与自然的和谐。 教学难点:指导感情诵读课文,激发爱鸟护鸟意识。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生词、生字、重点语段、小练习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看老师写课题:《“红领巾”真好》。(“领”字左边引领学生书空写,并让学生仔细观察“令”中的捺变成点,“真”里面三条横。)齐读课题。仔细看,这篇课文的课题与以前课文的课题有什么不一样?是呀,“红领巾”为什么加引号呢?“红领巾”指谁呢?又是谁夸 “红领巾”真好呢?读完课文,你就弄明白了。 [ 从理解课题入手,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二、检查预习,认读生字,整体感知: 1、昨天晚上你回家已经预习课文了,我来考考你课文读得怎么样?其他同学要仔细听,听他读得对不对。(学生逐小节读课文,师生正音,注意读好问的语气,读准“一会儿”。) 2、把词语从课文中拿出来,你还认识吗?(指生横读、竖读、齐读) 叽叽喳喳 活跃 扑棱棱 鸟巢 崭新 木牌 3、加大难度,认读生字,并且组词读。 叽 喳 跃 棱 巢 崭 牌 (在认读生字的同时,让学生创造性的识记生字,比如:“叽叽喳喳”是谁的叫声?所以都是“口”字旁,你还能给“跃”组哪些词?“跳跃”跟脚有关系,所以 “跃”是足字旁,你还知道哪些跟脚有关系的足字旁的字?“巢”上面的三个撇点象什么?象小鸟搭窝用的小树枝,你真会想象!) [引导学生运用以前学过的多种方法创造性地识记生字,学生印象更深刻] 4、通过刚才读课文,你知道“红领巾”指谁呢?你真会读书,指戴红领巾的少先队员,怪不得“红领巾”要加引号呢!那是谁夸“红领巾”真好呢?(小鸟)小鸟为什么夸“红领巾”真好呢?你能从课文中找到答案吗? 三、精读体会,深入感悟: (一)、学习第三小节 1、学生朗读第三小节。 2、仔细观察课文插图,你看到了什么?(学生交流)哦,你看到了少先队员手中的小木屋,那是小鸟温暖的家。 拓展练习:小鸟有了温暖的家,就――――。 (是呀,小鸟有了温暖的家,就不冷了;小鸟有了温暖的家,就不怕天上的老鹰了;小鸟有了温暖的家,就不怕狐狸和其它的野兽了;小鸟有了温暖的家,就不会在寒冷的北风里――学生一起说:缩着身子,轻轻叹息!你说,小鸟能不感谢“红领巾”吗?来,夸夸“红领巾”!――学生齐:“红领巾”真好! 你还看到了什么?(学生交流)哦,你看到了少先队员肩上的木牌,木牌上写着“请爱护小鸟!”他们把木牌插在小树林边,大家走到这看到木牌上的字,就不会伤害小鸟,都来保护小鸟了。你说小鸟能不感谢“红领巾”吗?再来夸夸“红领巾”―― 学生齐:“红领巾”真好! 3、谁来把第三小节完整地读一遍,好好夸夸“红领巾”?(教师及时做评价:听,他把“请爱护小鸟”读得多响亮呀!这样大家都会听得到,都来爱护小鸟了,谁还想再来夸夸“红领巾”?如果学生读得不到位,老师可作范读。大家一起来夸夸“红领巾”。)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做拓展性的小练习,让学生体会“红领巾”对小鸟的关心和爱护,理解小鸟对“红领巾”的夸赞,进而引导学生用夸赞的语气读好第三小节。】 4、师生合作读。 (二)学习第二小节: 1、少先队员们为什么号召大家都来爱护小鸟呢?(学生交流,教师板书:捕捉害虫) 2、你知道那些鸟是捕捉害虫的高手吗?(学生交流:啄木鸟、喜鹊、乌鸦、燕子等等) 3、第二小节有一个词最能描写出小鸟捕捉害虫时忙碌的身影,你能找到吗?――飞来飞去,小鸟多忙呀!正是因为有了它们,树苗才更加翠绿,大树才更加茂盛,它们多能干哪! 4、谁来读读第二小节,夸夸小鸟们? (教师及时做评价:听,扑棱棱,他把小鸟读得多机灵呀!他把飞来飞去读重了,还放慢了速度,小鸟多忙哪!谁还想再来夸夸小鸟?大家一起来夸夸小鸟! (三)学习第一小节: 1、同学们,咱们爱护小鸟,不仅仅因为小鸟能捕捉害虫,保护树木和庄稼,还因为小鸟是那么――活泼可爱,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很多情趣。(板书:活泼可爱) 2、出示第一小节:谁能把小鸟的活泼可爱读出来?(教师及时做评价:听,叽叽喳喳,蹦蹦跳跳,他把小鸟读得多可爱呀!谁还想再来当当可爱的小鸟?咱们一起来做可爱的小鸟吧! (四)对照黑板小结:同学们,小鸟是那么活泼可爱,为我们的生活增添无穷的乐趣,又能捕捉害虫,保护树木和庄稼,咱们当然要和小鸟做朋友,来保护小鸟了。来,大声告诉全世界的人们:请爱护小鸟! (板书:爱护小鸟) 四、同学们,喜欢这首小诗吗?来,试着填一填吧! “红领巾”真好 清晨,林中谁最快乐? 是――――――, 叽叽喳喳,――――, 一会儿唱歌,―――――。 清晨,林中谁最活跃? 是――――――, 扑棱棱,――――, 捕捉害虫,―――――。 清晨,林中谁来得最早? 是――――――。 崭新的木牌上写着:“――――!” 小鸟在枝头高唱:“―――――!” 五、拓展练习:为了保护小鸟,你想为他们做点什么呢?(比如:放学路上,你看到一只受伤的小鸟,你会怎么做?看到有人捕鸟打鸟,你会怎么说?怎么做?) 同学们,听了你们的交流,我觉得大家真是爱鸟护鸟小卫士!如果小鸟听了你们的话,肯定也会大声夸你们:“红领巾”真好! 【通过小练习,让学生的爱鸟护鸟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并且号召身边的人都来爱护小鸟,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六、布置作业:把课文背得更熟练。 板书: “红领巾”真好 活泼可爱 捕捉害虫 爱护小鸟 【《‘红领巾’真好》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 2. 3. 4. 5. 6. 7. 8. 9. |